患者可以通過此平臺詢問病情、咨詢價格、提前預約醫(yī)生,預約后可免排隊直接就診
什么是慢性胃炎?
經(jīng)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程以2~6個月居多,分別為30.4%和29.58%,5年和10年以上的患者相對較少,分別為5.08%和4.64%。
慢性胃炎百科
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,是一種常見病,其發(fā)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。自纖維內(nèi)鏡廣泛應用以來,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。常見慢性淺表性胃炎、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。后者黏膜腸上皮化生,常累及賁門,伴有G細胞喪失和胃泌素分泌減少,也可累及胃體,伴有泌酸腺的喪失,導致胃酸,胃蛋白酶和內(nèi)源性因子的減少。
近四成慢性胃炎病因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
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36.4%的慢性胃炎病因與Hp感染有關。飲酒和反流是除Hp感染外導致慢性胃炎的常見病因,分別占22.6%和15.2%。超過10%的病因還有咖啡濃茶、腌制品、嗜辣和藥物。
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程以2~6個月居多,分別為30.4%和29.58%,5年和10年以上的患者相對較少,分別為5.08%和4.64%。
胃痛、飽脹和反酸是慢性胃炎的常見癥狀
大部分患者的上消化道癥狀表現(xiàn)為上腹痛(81.03%)、餐后飽脹(75.95%)和反酸(62.7%),其他相關癥狀還有上腹灼傷感、早飽感、口苦、惡心嘔吐、納差、便秘和腹瀉等。同時具有兩個以上癥狀的患者占92.6%,具有1、2、3、4個主要癥狀(上腹痛,餐后飽脹,灼傷感和早飽感)的患者比例分別為17.69%、28.67%、29.89%和23.75%。90%以上的癥狀為輕、中度。》》》有相似癥狀?
慢性胃炎久拖不治的危害
慢性胃炎是慢性胃部疾病,其發(fā)病初期癥狀不太明顯,很多患者在無癥狀期間忽視病情,有癥狀時隨便買點胃藥暫時緩解病情,其實這樣做的危害性極大,隨便用藥,不但不能控制病情,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。
一、胃出血: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見:1.粘膜萎縮變薄、血管顯露、粗糟食物磨搓、粘膜糜爛出血,以黑便為主要表現(xiàn),若出血量大時,可突然吐血,重者頭暈、心慌、眠黑、大汗、甚至休克等。
二、貧血: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后伴有兩種貧血:1.巨幼紅細胞貧血,即惡性貧血?;颊呔哂胸氀憩F(xiàn):頭暈、乏力、心悸、面色蒼白。2.缺鐵性貧血。一是慢性失血所致;二是慢性胃炎患者吃飯少,營養(yǎng)不足引起;三是胃酸缺乏。
三、胃潰瘍:胃潰瘍與淺表性胃炎、糜爛性胃炎同在,存在明顯的炎癥刺激,胃粘膜萎縮變薄,并發(fā)糜爛、潰瘍,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,以免延誤診治。
四、引發(fā)病變:多數(shù)慢性胃炎的較終結局是病變,醫(yī)生甚至認為慢性胃炎是“病變前期”。建議患有萎縮性胃炎的患者,每2年做快速胃鏡檢查,可以較早發(fā)現(xiàn)病變。》》》點擊了解更多危害
保護胃黏膜、調(diào)整生活方式才能擺脫胃炎
針對高頻發(fā)作的胃痛癥狀,林宏波主任解釋,大多數(shù)胃痛是由胃黏膜損傷造成的。胃黏膜是保護胃壁安全的一道天然屏障,在生理狀況下,胃黏膜不斷受到物理和化學因子的攻擊,包括胃酸、幽門螺桿菌、藥物、反流膽汁酸、刺激性食物等因素都會給胃黏膜造成傷害。當攻擊因素太多太強時,胃黏膜會出現(xiàn)明顯的損傷,從而引發(fā)胃痛。
承德京城胃腸醫(yī)院主治慢性胃炎林宏波主任指出:“針對胃黏膜損傷引發(fā)的胃痛,如果不及時進行藥物治療,可能會進一步加重癥狀,引發(fā)嚴重的疾病后果。臨床上,胃黏膜保護劑是被廣泛用于慢性胃炎治療的藥物,它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快速形成保護膜,促進胃黏膜的修復愈合。
醫(yī)生強調(diào),除了正確用藥,患者應及時調(diào)整生活方式,盡量避免飲酒、辛辣食物、濃茶咖啡等刺激因素,規(guī)律飲食、按頓吃飯,從根本上杜絕胃黏膜損傷引發(fā)胃痛的可能性。